10月22日下午,软件学院教学部在三商楼117教研室召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和发展,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教研室主任陈红梅强调高校思政是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入进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课堂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贯穿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融入课程思政工作,教师们展开了热烈探讨。大家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天然具备思政教育属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百年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结合时政热点,分析热点事件背后的文化因素,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蕴含的巨大能量,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来,以更生动多元的方式让大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养文明的重要作用,在校园里凝聚健康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涵养与能力素质。
撰稿:陈红梅
审核:刘 佳